臺灣藝術專題

英文名稱

Seminar on Taiwan Art

科目代碼

01163 

課程分類

碩士班課程

必選修

選修

學分

授課時數

3

課程概要(中文)

本課程將安排六大主題.十一項子題,用以解析台灣近代美術的視覺造形,以及其間的文化意涵:一、主題-複眼式視覺 透過子題-a.「圖」.「文」交錯的彩繪天地、b.同中有異╱異中有 同的寺廟「對場藝術」,介紹台灣彩繪代表藝師陳玉峰的作品、 以及三重先嗇宮的內部構建,用以解析摻融不同表現形式的台灣 家宅寺廟藝術特色,強調台灣近代視覺藝術的多元面貌。二、主題-政治性視覺 本主題「政治性視覺」主要是指日治時期殖民政府透過圖像或展 覽,主導認知「台灣」的視覺作用。為求具體說明,將安排三項 子題-a.日本天皇「御真影」、b.「博覽會」奇想曲、c.善良的「蕃 人」,用以舉證日治時期台灣近代視覺的「官方」色彩,以及在 這「官方」色彩下,對於台灣近代美術的造形影響。一、 主題-隱喻性視覺藉由子題-a.「南國」台灣與「水牛」、b.台灣「美人畫」,探討日治時期台灣美術的「水牛圖像」、「女性圖像」所代表的視覺意義,並針對促成圖像誕生的社會、文化因素進行解析。二、 主題-實證性視覺本主題將著重近代寫實主義對於台灣美術「近代化」的影響,主要透過子題-a.由「山水」到「風景」、b.由「花鳥」到「動植物」,用以分析台灣近代美術「觀物」的態度變革。三、 主題-教化性視覺就日治時期而言,於1930年代後期-40年代中期所推行的「戰爭畫」,最具教化性格。然而相形於宗主國日本對於「戰爭畫」的投入,以「府展」為主的台灣「戰爭畫」,似乎並未蔚為風潮。本主題將透過子題-a.來自後方的「戰爭畫」,闡述台灣近代「戰爭畫」的特色,同時探討造成台灣「戰爭畫」教化性格薄弱的原因。四、 主題-主體性視覺在一個沒有專業美術學校、缺乏美術館資源、甚至就連藝術市場也不具完備的年代裡,日治時期台灣藝術家的藝術學習,自然是備嘗艱辛。值得我們思索的是,在這樣的條件下,日治時期的台灣藝術家們,究竟如何建構自我的身份?在藝術創作與社會聯帶感之間,日治時期的台灣藝術家們,究竟如何看待自己的定位?本主題將以子題-a.日治時期台灣藝術家的「形塑」為核心,透過藝術家的自畫像、藝術家的團體活動照片、以及身體論的觀點,討論台灣「近代藝術家」的文化成立背景與特殊要素。 ※戶外教學活動:博物館、美術館參觀。

課程概要(英文)

 

先修課程

美術系

系所名稱

 

能力綱目

能力綱目(待補)

能力指標

 

開課記錄